孔子的教育思想



发布日期:2006-11-01 信息来源:衢州市图书馆


孔子的教育思想
                                                             潘玉光
 
  孔子首开私人办学之先河,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治世贤人。他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等,这些为后世树立光辉的榜样,也为他成为公认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高筑座基。他的教育思想是一座宝山,蕴藏着值得我们去开采和冶炼的矿物。
孔子为什么创办私学?首先,教育是平天下的手段。他认为“教之”与“富之”是当政者治国的左右手,缺一不可。因为人“性相近,习相远也”,所以必须通过教与学造就君子。其关键又在“上智”,权贵们能怀仁守礼,就能以上德之风去改变民德之草。他对季康子说:权贵不贪,纵然悬赏盗窃也无人去干。《礼记》上说:“下之事上者,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事物,下必有甚者矣。”另有民谣,也从反面说明帝王将相和朝庭后宫的好恶对社会风尚的决定性作用。“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几近荒诞的夸张,却很有哲理,富于警世。
政治,是当政者治理国家的事。管理者的明暗贤愚关系到国之兴衰,民之贫富。当权者应以自己高尚的德性作表率,从而感化教化百姓,使百姓拥戴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则可长治久安。
  其次为弘道培养接班人。孔子游说列国又到处碰壁后,虽然仕进之心淡薄,可壮志犹存,转为教书育人。孔子一生都在推行他的政治理想,最高目标是大同世界,天下太平,而实现它,则必须有一批批一代代乐于接受他的观念的人入仕,否则,不可能“以一贯之”“为政在人”哪。他强调学习修己要不知老之将至,学好本领就能“人知”,就能“安人”。子夏复述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显然,这个学是从政的起跳板。而且为官比学习更迫切,为官有余还可以研究学问的,为官的机会时效性很强,若不抓住会稍纵即逝。所以,尽管孔子的培养目标是仁人君子,但有弟子遇延聘重用时,他甚至避谈仁。鲁国当权大大季康子与孟武伯向孔子征询人才,孔子说:“子路能果断,在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管理军事,没问题;冉求多才艺,到一个千户人家的大邑,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家里做总管,没困难;赐通情达理能任职,赤迎宾送客很适合,至于他们是否仁,我不知道”。当然,这有两种解释,一是有才能就行,二是是否仁让历史去评说。可见,孔子办学意在培养追随者积极参政,并通过他们的弘道改变无道的天下,达到“博施济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社会。我们可以说,孔子办的学校实质是培训官员的学校,而社会效益是利国利民的。
  孔子的教育既非门向贵族子弟敞开,也不是专为满足穷人的孩子求学愿望的。“有教无类”!从孔子的思想出发是“仁者爱人”、“泛爱众”的具体表现,从今天人权观上讲,则是人人都有平等公正享受教育的权利。好哇,不论贫富贵贱、年龄、贤顽,甚至不讲国籍,只要愿来,统统来者不拒。在当时,打破贵族世袭官爵制度,为一些卑贱者开辟一道出仕的绿色通道,给他们营造出施展抱负施展才智的舞台。如子路成为见义勇为诚信果断有统帅三军能力的将才,子贡成为取得巨大成就的杰出的外交家。此后,“有教无类”和“学而优则仕”,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平民学子十年寒窗发愤学,一朝登榜天下知,孔子的仁政德治也鼓舞成千上万的清官爱民如子,爱国如家。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标志着学移民间的开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特别是普及平民教育,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功绩。
  教育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要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必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不仅要研究“传道、授业、解惑”的方法,更要有使学生学不厌的窍门。孔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目的激励法。学习是艰苦的劳动,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是难教的,只有受教育者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发挥主动性,焕发创造性。孔子说:“不到苦苦思索而仍然不通时,我不去启示他,不到口欲言而又说不出来时,我不去开导他”。一旦他象子夏那样每日都想知道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而且有“如不及,犹恐失”的紧迫感,稍加点拨便学有所成。例如,在子夏、子贡主动向先生谈学《诗》的体会时,孔子才说:“好,我可以和你论诗啦。”学习目的也包含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心理源泉,爱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办法是刺激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启发引导法。教学的主体是受教育者,教师是知识的导游,导游的责任是激发欲望、启发想象,让游客自己去观赏,去发现,去体味,导游不应当始终滔滔不绝地讲解,更不可以代游客去欣赏风景。孔子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设问式。教学离不开提问,借以促进学生思考而解疑,发展思维能力,全面理解和运用知识。完美的提问是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具有慎密的逻辑性,像剥笋箨似地层层逼进。使学问升堂入室。如,鄙夫向孔子求教。孔子却从问题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右正反各个角度进行叩问、分析,并给以启发开导,使鄙夫处在对答的地位,通过自己思考、感悟来开窍释疑。有时,孔子又用迂回包抄方法,不直接回答。如,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只具体例举礼与丧的两端(就礼言是奢与侈,就丧言是易与戚)作比较,让问者自己去领悟,判断。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设疑是激发求知欲的东风。二是漫谈式。三五人围坐,随想随谈,随问随答,畅所欲言,气氛融洽,师生弟子间还能互想启发,取长补短,相互勉励,共同提高。孔子经常用这种方式行教。孔子对弟子说:“我只是比你们多长几天,不要因为我在这里就不敢尽情说话。”这是漫谈式的充要条件。教师没有平易近人的秉性,缺乏和蔼可亲的情感,弟子们必有所忌顾,不会敞怀纵谈。每次漫谈可以有主题,也可以无主题,有主题可以深究透彻,如孔子和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时,以如何从政为主,子路直率粗犷乐领兵,冉求谨慎诚实善理财,公西华谦虚“愿为小相”,曾暂守静,无意仕途。孔子和颜渊、子路侍坐时,则谈为人的思想境界,他自己也谈“老安友信少怀”的情怀。漫谈中各抒已见,仁智皆现,不坠在“对不对”、“是不是”的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的泥淖,极利于多向的扩散型思维的培养。
  因材施教法。根据弟子不同性格、爱好、特点,施以不同方式或内容进行教育,具体做法上也有两种。一是顺风式。如,他认为跟他患难陈蔡的弟子中,品行以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最好,口才以宰我、子贡突出,办理政事以冉有、季路拔尖,文学是子游、子夏为优。因此,对他们教育的重点各有侧重,吃大锅饭的同时开小灶,发展个性与特长。再是针对客观条件变化而作答,如樊迟三次问答,首次答“爱人”,二次答“恭、敬、忠”,三次答“先难后获”。第三次是樊迟出仕前,所以,孔子教他“难事抢先干,行赏往后退”。二是矫正式,或称逆转式,采取与众人想法相反的做法,达到矫枉转正的目的。如,孺悲想见孔子。孔子托病不见,却又取瑟弹唱,让孺悲听见,知道病是假的。这对做了亏心事而良知未泯的“不屑者”来说,确是促进反省、觉醒、改过的催化剂。
教师不仅要寻找传授知识的捷径,尽快理解和掌握结论,更重要的是传给学习研究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界;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提出几条建设性意见。
  学思结合。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茫然,只思考而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手不释卷,甚至倒背如流,但从不说怎么办的人,只能是活的书橱,孔子也感到对他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们或狂者过于冲动,或简者过于疏略,虽有漂亮的布匹,却不知怎样剪裁。反之,思而不学也不行,即便是不食不眠,终日苦思也无益。这可能导致两种偏向:一种是当豁然开朗时,却原来前人已有成果;一种是妄想,百思不得其解。这样枉费精力的原因是脱离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书藉。文化是种积累,是一代代有识之士的接力赛。书藉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快递。所以,要读书,向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习,再根据新的发现,通过自己的猜测、分析、判断,产生新的设想或结论。这样攀登知识大山的路经就会拉直拓宽。学习是条件,思考是钻探和喷井,学告诸往事,思知悉未来,学思结合相辅相成。
思考中要能举一反三。孔子说:“告诉他一隅,而不能类推出其条之隅自反自证,我就不再教他。” 他以此勉励弟子要善于开动大脑这个机器,通过联想触类旁通,通过逻辑思维推知更多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就不会有创造性,就根本不能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探索出万有引力。
  思考还应当有独到的见解。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尊师是美德,但不可唯唯诺诺。在行道、做学问上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在学术研究上,对老师、对权威,对古人的论点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既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锤炼,也使学术成果在正论反证中更臻完善。只有思而不让于师,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用结合。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反对为装门面给别人看而学习。学贵能用。如《诗经》有讲男女夫妇之道,有言农事富民之利,有介绍平天下,接诸候、待群臣之经等,可以说,有治国安民之能的要旨,有沟通上下之情的大纲,学透了能通达于政,应对于人。孔子自己就是学以致用的典范,他精通周朝国安民乐的道理,在野时到处宣讲,为官时则身体力行。
  学问结合。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学须静,是独自行为。在学新知识时也要“温故而知新”,从学习旧知识领悟出新的体会,还应“学而时习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使不敏,时习也能获得新的启示。求学中有条必经之路——发问。“三人行,必有吾师”。对任何人发问求教,都能学到知识。要勇于向名家长者向上位者提问,更要敢于放下架子“下问”,时时处处以甘当小学生的诚恳态度请教别人,问位微的,问卑贱的,问寒酸的,问貌异者,问年幼者。孔子教导子张说:“要多多地听别人说话,多多地看别人行事。有怀疑的则保留个人意见,慎言慎行。”孔子也是好学不厌,虚怀若谷,不知则问的:问礼于老聃,问乐于长弘,问官于郯子,学琴于师襄,就是走进大庙,也是问这问那的。学问结合,既向古人学习,又向现实社会学习,就能见多识广,就能提炼出真知灼见。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振聋发聩的,但由于这是开创性的事业,谁也无法达到白璧无瑕的程度,尤其是在纪元前试办学校,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点缺陷是在所难免的。
  孔子过分强调资质。他认为人的资质有上等中等下等之分,且上智而下愚。对上等的可讲上等的道理,对中下等资质的就难和他们讲上等的道理。在优秀教师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雕之材,没有朽木。人之初,如无生理缺陷,大脑构造应相同,资质是同等的,由于家庭教育、周围环境诸因素的影响,使各人的智商与情商有了差异,即“习相远”。人进学校,环境又改变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同窗之间互帮互促的氛围,个人学习积极性的强弱、兴趣爱好的浓淡,都会改变着各人的资质,所以,对一个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来说,是不会定格的。教师若将学生资质固定化,势必会压抑部分学生上进心,冷冻他们的热情,甚至会导致逆反心理,厌烦、恐惧、弃学,最后贻误一批弟子。孔子就作过检讨:“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王安石曾资助的神童到青年时变得智力低下,被老师认定不会读书的爱因斯坦终究成为流芳千古的发明家。天生耳聋人成为音乐家,口吃者成为演说家,痴呆儿童能指挥交响乐队,皆因不限资质之禁锢。人类的智力随社会结合程度的发展而增长,总的趋势由低级走向高级水平,只是在曲线形的阶梯上升,有时作加速运动,有时会暂时停滞。作为个人的资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山石,也在风化雨浸中改变着。再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化学、语言、物理、植物学、地质学、天文学、解剖学、哲学、历史、法律、武术、社交、心理学、数学、音乐、美术、烹调等不同的学科方面,各人资质的表现都有升降变化,单以某一项作标准来衡量资质,是以偏概全,实际上忽视社会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无形力量。更何况,人类对大脑使用只占大脑机能的5%左右,爱因斯坦也只开发18%。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每位学生挖掘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潜在天赋。
  孔子过分强调政教。孔子终生为推行周朝的仁政德治,办学是实现“吾从周”的重要支柱,他教文行忠信,传诗书礼乐,为复礼培养治世能人。所以,政治教育成为主体工程。《论语》中讲仁百余次,讲礼也有七十多次。仁是修己,礼是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仁没有礼的制约,就不能区分上下尊卑,礼无仁作主心骨,就成为外部的强制,两者是互为表里,互为制约,互相辅佐的。无论是仁的道德规范,还是礼的典籍制度,都属政治教育。而对于种田之类的技术,孔子是不教的。所以,孔子办学的实质是政治专修学校。后来,科举制度更助长教学内容上的偏食。《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这个大人是相对小人草民而言的,即达官贵人。治人者把教育列入上层建筑,当作阶级统治的工具,致使二千年的中国教育半身不遂。历史也证明,古代学校教育虽然培养出千千万万的国家政权的栋梁,但华夏并无太平和富足。相反,从最早开化的文明大国倒退到落后国家之列。平民百姓却替政治家争权夺利承担流血、饥饿,乃至死亡的代价。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传递人类文明:先进的人文精神、对事物的科学解释和应用的技能。教育的职能是培养构成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者,包括从事社会管理的劳心者和掌握生产技术、运用先进生产工具创造物质财富的员工。教育的形式,一种是学校教育,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一种是社会教育,即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后代为人处世,在劳动生产中世代相传着技术。
我想,假如孔子不是思想家,而只是学者型的教育家,他办学中,必然会进行科技教育。到春秋时,我国科技已相当发达。稻菽麦粟的培植,家禽家畜的驯化、农具的制造都有了丰富的经验,为适应农业之需,已积累大量天文观察材料,丝绸业、陶瓷业、漆器制作工艺、金属的开采、冶炼、铸造加工业、玻璃制造业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医学、药物学,更显神奇。可惜,这些辉煌没能让文庙贡院蓬荜生辉。
  一直到毛泽东时代,才找到人间正道:民主与科学。在民主上实行多党合作,民主集中制、开门整风。在科学上驷马齐驱:一方面召回留学生报效中华,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一方面鼓励工人农民变成有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大胆进行技术革新,一方面在普及教育的同时,迅速发展理工院校。于是,中华蛰龙一举腾飞九万里。国民经济以10-15%的增长速度高歌猛进,1955年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4.9%(当时日本只占2.5%),到70年代,中国从世界上最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与1949年比,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重工业总产值则增长90倍,更令世界瞩目的是,确确实实在十五年内登上飞天奔月的云程……
  孔子提出富之、教之两个治国方略,是对的,但没找准办法,中华的崛起告诉人们正确的答案:科教兴邦!掌握科学技术的人们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动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近期新闻